“在省委統戰部定點幫扶下,我們分析致貧原因、引進龍頭企業、發展特色產業,去年光是食用菌種植合作社,就帶動全村60多個貧困戶年均增收4000元?!苯?,在石臺縣杏溪村,村“兩委”負責人高興地介紹。
苗木、茶葉、黃兔、野蜂……記者在走訪中看到,在各級黨委部門的支持和農技專家的指導下,當地各類自然稟賦資源正轉化成為發展特色產業的優勢,成為群眾脫貧致富的有源活水。眼下,杏溪村加強“一村一光伏、一村一車間、一村一產業、一村一電商”“四個一”工程建設,依托198.8萬元的農發項目資金,探索開發蜂谷、花海、休閑采摘園,發展農業觀光、農事體驗、農村休閑旅游等產業,進一步打造扶貧脫貧的新亮點、新支點。
“我們充分發掘統戰系統扶貧潛力,下足繡花功夫,精準發力做好定點幫扶工作?!笔∥y戰部負責同志介紹,按照省委、省政府統一部署,省委統戰部牽頭石臺縣定點幫扶,以及石臺縣仁里鎮杏溪村定點幫扶、望江縣華陽鎮司閣村駐村幫扶工作,目前各項工作穩步推進,幫扶地深度貧困面貌有了明顯改觀。
霍邱縣三口塘村,地理位置偏僻,發展相對滯后。省社會主義學院與該村結對幫扶以后,借助特色產業發展和基礎設施建設,帶動村民實現家門口就業?!鞍座Z基地、生態園、公路的加寬和美化、五保戶住房改造,這些都需要人工,也為村民創造了就業機會?!贝宓谝粫浖娣鲐毠ぷ麝犻L董金良介紹,村里經過統籌安排,以短期用工、公益性崗位和介紹務工等形式,先后共幫助100多位村民就業,初步實現“就業一人,脫貧一戶”的目標。
強隊伍 提升服務水平
“脫貧進入‘啃硬骨頭’階段,必須有能吃苦、講奉獻、敢攻堅的隊伍,要注重建強用好黨員隊伍,抓住村干部這個關鍵少數,發揮扶貧工作隊的引領作用?!倍鹆忌钣懈杏|地說。
自2017年5月進駐三口塘村后,扶貧工作隊和村“兩委”干部通力合作,充分發揮黨員模范帶頭作用,調動黨員參與脫貧工作積極性,通過黨員聯系幫扶貧困戶,采用“一幫一”“一幫多”“多幫一”的模式,以黨建促脫貧,黨員干部為民服務的積極性和主動性也大大增強。
扶貧工作隊駐村扶貧,不僅帶來新思想,也帶來了新形象,用實際行動贏得了全村廣大百姓的信任和支持。擔任望江縣司閣村第一書記、駐村扶貧工作隊隊長的李傳璽,是全省唯一一位駐村幫扶的廳級干部。他坦言,雖然在統戰部門工作多年,個人對扶貧工作也有很高的熱情和積極性,但初到基層仍然覺得隔行如隔山。一下到村里,他和工作隊同志一起參加脫貧攻堅工作學習班、編寫方針政策明白紙、利用空閑時間向其他幫扶干部學習討教、走訪貧困戶深入了解民情民聲……通過理論學習和深入實踐,司閣村扶貧工作隊的能力水平不斷提升,順利完成各項脫貧攻堅任務。目前司閣村167戶貧困戶成功脫貧、全村出列,并100%完成第三方評估,受到了廣大村民的好評。
志智雙扶,脫真貧、防返貧。省委統戰部負責同志介紹,部機關黨委與杏溪村黨支部開展結對共建,以駐村干部為紐帶,精心指導村“兩委”班子建設和黨建工作,努力建強班子,發揮帶頭作用。通過開展耐心細致的幫扶引導、多種類型的技能培訓,轉變貧困戶的思想觀念,增強脫貧信心。為防止脫貧群眾返貧,組織部機關干部全員參加結對幫扶,對貧困戶和已脫貧戶實行幫扶全覆蓋,建立常態化聯系幫扶機制,不斷鞏固扶貧脫貧成果。經過努力,杏溪村人均收入提高到4900元,實現貧困村整村出列,開啟了美麗鄉村建設的新篇章。
助發展 匯聚各方力量
共同繁榮、共同發展,脫貧路上、不能落下民族鄉村。我省加快實施“共同發展”提升行動聯合攻堅,整合省民委委員單位資源,重點面向15個最困難的民族村實施精準扶貧,有效促進少數民族聚居地區經濟社會快速發展。
下撥少數民族專項資金,與各市簽訂了專項資金管理責任書;完善資金分配因素和權重,重點向貧困地區和貧困人口傾斜;大力推廣“合作社+產業+扶貧”模式……在去年6月舉行的全省貧困民族村產業扶貧現場會上,省民委委員單位深入交流扶貧工作經驗,并達成一致共識:以幫助少數民族和民族聚居地區謀劃致富產業思路、找準富民產業為突破口,堅持產業扶貧與轉變產業發展方式深度融合,進一步促進少數民族貧困群眾增收致富、民族聚居地區加快發展。
“通過參加培訓,我們掌握了技術、了解了市場、增強了信心?!比ツ?月,安徽省第三期少數民族脫貧攻堅食用菌種植技術培訓班在霍邱縣舉辦,60多位貧困戶參加培訓后高興地說。省民委持續實施“小蘑菇產業扶貧行動”,對34個少數民族貧困村按照每村每年不少于20萬元的標準安排資金,支持貧困村結合實際實施“四帶一自”產業扶貧模式,推進脫貧攻堅工作。與省食用菌協會簽訂戰略合作協議,在建棚、培訓、培育菌種、制作菌棒等方面提供技術保障,及時提供產品銷售信息,幫助貧困戶脫貧。
廣泛匯集**界力量,以“助殘、助學、助醫、助業、助災”為主要內容,我省廣泛開展“五教同力·助困脫貧”**慈善活動,動員各教募集善款。去年上半年,分別完成了助災、助殘捐助活動,累計募集善款60萬元,救助受災困難群眾40名、貧困殘疾人100名,幫扶3個貧困村產業扶貧項目開展災后重建,為支持全省脫貧攻堅事業廣泛匯聚了合力。
(本文轉摘自安徽省人民政府網)